服务热线
400-0506-213
提到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大众都不陌生。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哮喘的曝光率颇高,歌坛巨星邓丽君甚至因哮喘急性发作而陨落。据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研究显示,全球约有2.6亿人口罹患哮喘1。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数达到2.4亿,患病率从2005年至2011年六年间,从11.1%上升至17.6%2,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
01
难兄难弟,命运相连
✦
21世纪初,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正式提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概念,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临床发现,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往往相伴相行。国内一项纳入2万名哮喘患者的研究显示,近70%哮喘患者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3。而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约28%合并哮喘。2008年著名杂志柳叶刀(Lancet)报道,近4%过敏性鼻炎患者在长达8年的随访中,最终发展为哮喘,其哮喘患病风险约为无过敏性鼻炎人群的4倍4。
02
双重挑战,管理难关
✦
不乏有哮喘患者可能会发问:过敏性鼻炎究竟对哮喘控制有何影响?
研究表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在疾病控制上面临更多挑战。其两周内哮喘症状发作、药物使用及因哮喘症状活动受限的天数,较单纯哮喘患者均增加了1.1天5。此外,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一年内急性发作率较单纯哮喘患者增加了35%,急性就诊率增加了135%6。这些数据提示,过敏性鼻炎的存在,给哮喘疾病管理实打实地上了层难度。不仅如此,哮喘病情还可随过敏性鼻炎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7。
03
同一气道,潜在机制
✦
为何过敏性鼻炎与哮喘联系如此密切?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观点。人体气道起始于鼻腔,终止于肺泡,并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划分为上气道和下气道。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分踞上、下气道,二者均属于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两者有时候都会出现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临床常难以区分。特别是两者均表现过敏性咽喉炎,出现咽痒、刺激性咳嗽等不适时更不易鉴别。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在病因学、发病机制和病理学改变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当气道首次接触花粉、尘螨等环境中的变应原后,一方面可通过树突状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激活经典的IgE依赖的过敏炎症反应,产生一系列炎性介质,从而引发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黏液过度分泌及气道高反应8,过敏原也可直接激活上皮细胞,促进下游2型免疫炎症反应。持续的过敏原暴露将引起气道慢性炎症,产生的炎性介质不仅在鼻腔和气道局部引发反应,还可通过血液循环发动远程攻击。此外,鼻-支气管反射诱发的气道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也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潜在机制之一9。
04
早诊早治,防治结合
✦
如何有效管理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一项欧洲跨国多中心研究表明,约18%哮喘患者未被诊断出合并过敏性鼻炎,而在确诊患者中,34%从未接受过敏性鼻炎治疗,21%未接受哮喘治疗10。这些诊疗盲点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及生活质量下降。
防治结合与联合管理是治疗的核心。在药物治疗方面,鼻用糖皮质激素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一线治疗药物,而吸入糖皮质激素为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首要治疗措施。此外,常用药物选择还包括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减充血剂、生物制剂如抗IgE单抗等。非药物治疗方面,避免过敏原再暴露是应对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基本策略。另外,鼻腔冲洗、鼻腔雾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疗法),也是治疗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手段11。
Copyright © 芯芩鼻炎堂 版权所有
电话:400-0506-213 邮箱:872497890@qq.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龙城路商业街